距离全国统考仅有:316

宏博太奇考研,宏博太奇教育

您现在的位置: > MPAccMPAcc备考MPAcc逻辑 > 管理类联考复习资料:MPAcc逻辑备考预热试题(119)

管理类联考复习资料:MPAcc逻辑备考预热试题(119)

2015-03-18 10:03:42 阅读:(宏博太奇考研

  5、三位高中生赵、钱、孙和三位初中生张、王、李参加一个课外学习小组,可选修的课程有:文学、经济、历史和物理,赵选修的是文学或经济,王选修物理。如果一门课程没有任何一个高中生选修,那么任何一个初中生也不能选修该课程;如果一门课程没有任何初中生选修,那么任何一个高中生也不能选修该课程,一个学生只能选修一门课程。如果上述断定为真,且钱选修历史,以下哪项一定为真?

  A.孙选修物理。

  B.赵选修文学。

  C.张选修经济。

  D.李选修历史。

  E.赵选修经济。

  答案及解析:

  1、答案:D。解析:由题干知,大型游乐公园里的有两个经营项目:现场表演与公园餐馆。从题干的陈述不难发现,第一个项目是为第二个项目服务的,即现场表演的目的,是通过对人群流动的引导,在尽可能多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发挥餐馆的作用,因此D项恰当。其余各项所断定的都可能是现场表演的,作为结束语言均不恰当。

  2、答案:A。解析:由题干,湖州地区用电单位中,超标单位占20%,不超标单位占80%。又近三年来,湖州地区的用电超标单位的数量逐年明显增加,因此,显然可以得出结论:近三年来,湖州地区不超标的用电单位的数量逐年明显增加。否则超标单位的比例就会超过20%,有悖于题干中关于超标单位的定义,所以复选项Ⅰ一定为真。复选项Ⅱ不一定为真,因为由题干,一个单位是否为用电超标单位,不取决于自己的绝对用电量,而取决于和其他单位比较的相对用电量。因此用电超标单位的数量的增加,并不一定导致实际用电量的增加。复选项Ⅲ不一定为真,例如假设该地区共有10个用电单位,其中8个不超标单位分别日均耗电1个单位,2个超标单位中,一个日均耗电2个单位,另一个日均耗电30个单位。这个假设完全符合题干的条件,但日均耗电2个单位的超标单位,其日均耗电量并不高于全地区的日均耗电量。

  3、答案:C。解析:我们来使用假设反证法。要推四川籍研究生所在的系,我们来依次假设。设四川=中文,则还有一个研究生也在中文,是谁呢?不是河北籍(河北籍研究生不在中文系),也不是安徽籍(安徽籍研究生不和四川籍研究生同在一个系),那就是北京籍。而这与“北京籍研究生单独在国政系”矛盾。设四川=国政,则与“北京籍研究生单独在国政系”矛盾。设四川=法律,则还有一个研究生也在法律。是谁呢?不是安徽籍,不是北京籍,那就是河北籍。安徽籍在中文系,北京籍在国政系。

  4、答案:B。解析:从小王的话中可以得出两点:一是,70年前小孩中有左撇子,这是遗传造成的;二是,这些左撇子被迫习惯改用右手,是挨打等外在的压力造成的。这就说明,用手习惯是遗传优势与社会压力的共同产物。因此,小王的话加强了B项的断定。小王的话说明逼迫一个人改变用手习惯是可以办到的,但并没有说明这种改变是无害的,因此C项不成立,其余选项均不成立。

  5、答案:A。解析:由题干,如果有一个初中生选修某门课程,那么就有一个高中生也选修该课程,反之亦然。已知初中生王选修物理,所以有一个高中生也选修物理,即越、钱或孙选修物理。又因为一个学生只能修一门课程,已知钱选修历史,所以钱不选修物理,赵选修文学或经济,所以赵不选修物理,因此可推出孙选修物理。


  

1 2
在线客服

微信

点我咨询

联系电话

0771311032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