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全国统考仅有:315

宏博太奇考研,宏博太奇教育

您现在的位置: > MPAccMPAcc备考MPAcc逻辑 > 2015MPAcc逻辑思路解析:直言判断与对当关系

2015MPAcc逻辑思路解析:直言判断与对当关系

2014-06-03 10:35:21 阅读:(宏博太奇考研

  MPAcc逻辑主要考察学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、判断、分析、综合、推进及类比等日常逻辑思维能力。由于试题涉及的逻辑内容较多,所以太奇MPAcc逻辑名师饶思中老师整理了些逻辑思路的解析备考知识点,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所帮助。

  第二章:直言判断与对当关系

  一、直言判断及其结构与种类

  直言判断也称性质判断,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判断。例如:

  (1) 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的。

  (2) 有的天鹅不是白的。

  都是直言判断。

  直言判断由主项、谓项、量项、联项四部分构成。在分析直言判断形式时,通常用S 和P 分别表示主、谓项。量项分为全称量项(“所有”、“任一”,……) 和特称量项(“有的”、“有些”,……) ;联项分为肯定联项(“是”) 和否定联项(“不是”) 。

  直言判断分为四种基本类型:

  全称肯定判断,简称A 判断,标准形式是“所有S 都是P ”。如上例(1) 。

  全称否定判断,简称E 判断,标准形式是“所有S 都不是P ”。例如:“所有宗教都不是科学。”

  特称肯定判断,简称I 判断,标准形式是“有的S 是P ”。例如:“有的哺乳动物是卵生的。”

  特称否定判断,简称O 判断,标准形式是“有的S 不是P ”。如上例(2) 。

  如果直言判断的主项是单独概念(即表示单个对象的概念),则称为单称肯定判断或单称否定判断。如“鲁迅是文学家”或“爱因斯坦不是犹太人”。

  日常语言中的直言判断在表达上是不规范的,在逻辑分析中应先整理成规范形式。例如,“凡人皆有死”,应整理成“所有的人都是要死的”,这是A 判断;“有人不自私”,应整理成“有的人不是自私的”,是O 判断。

  二、对当关系

  对当关系就是具有相同素材的直言判断间的真假关系。具有相同主项和谓项的直言判断称作同素材的判断。

  例如:

  一切宣传都是有倾向性的。

  一切宣传都不是有倾向性的。

  有些宣传是有倾向性的。

  有些宣传不是有倾向性的。

  这四个判断就是具有相同素材的直言判断,它们的主谓项相同,即主项都是“宣传”,谓项都是“有倾向性的”。只是质和量有所不同,即联项和量项有所不同。这四种判断中,存在着一种特定的关系,通常称为对当关系。判断间的对当关系有四种,即矛盾关系、从属关系、反对关系和下反对关系。根据对当关系,我们可以从一个判断的真假,推断出同一素材的其他判断的真假。

  1.矛盾关系

  这是A 判断和O 判断之间、E 判断和I 判断之间存在的关系,是一种不能同真、不能同假的关系。根据这一关系,如果我们知道A 判断是真的,就可以断定O 判断是假的;如果知道E 判断是真的,就可以断定I 判断是假的。同样,如果知道A 、E 、I 、O 判断是假的,也就可以断定对应的O 、I 、E 、A 判断是真的。

  例:A :所有上业余体校的小学生都想当运动员。(真)

  O :有些上业余体校的小学生不想当运动员。(假)

  E :语言都不是上层建筑。(真)

  I :有些语言是上层建筑。(假)

  I :有些留学生来自美国。(真)

  E :所有的留学生都不是来自美国。(假)

  O :有些工商干部不是大学毕业生。(真)

  A :所有的工商干部都是大学毕业生。(假)

  2.从属关系(又称差等关系)

这是A 判断和I 判断之间、E 判断和O 判断之间的关系。注意到从属关系存在于一个全称判断与一个特称判断之间,我们可以这样概括这一关系;如果全

1 2
在线客服

微信

点我咨询

联系电话

07713110323